WELCOME和全聯社,超乎君子之爭?
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
東方線上/研究總監 邱高生

在這些連鎖通路中,超市可說是最為「安靜」的通路,各家超市似乎彼此之間都有了默契,各做各的生意,大家八仙過海各憑本事,互不侵犯,所以我們幾乎看不到有這樣的現象,在同一地點已經有了一家全聯社,然後隔壁沒多遠又開了一家WELCOME,或是斜對面又開一家松青之類的超市,跟便利商店的競爭那樣短兵相接拼個你死我活完全不一樣。

這似乎也是超市這個市場的一種特性,超市總是默默地努力在為消費者提供服務,不會太過於張揚,像前一段時間全聯社拍那一系列很「臭屁」的TVCF廣告,應該是絕無僅有的事,或許就是因為超市一直都是如此地「安份守己」,消費者似乎也有意無意地對超市的存在習以為常,好像可有可無,可是當我們看了數據,就會有一些些驚訝,原來超市也是我們生活中「方便的好鄰居」,消費者對超市的依賴相當高,根據2007年版E-ICP行銷資料庫的研究顯示,在13~64歲的消費者中,「在過去三個月內」不曾去過超市買東西的人也只有36.3%。若取已婚20~64歲計算,則下降至30.6%的比例不去超市買東西。

原來超市是這麼有人氣的通路,我們還真的把它忽略了,但超市的市場還是有其市場的競爭模式,雖然彼此之間各擁地盤相安無事,我們還是可以看到市場的經營相當地積極,除了各超市會有一些促銷活動外,像WELCOME就有24小時全年無休的經營模式,提供消費者在三更半夜的購物服務,在深夜還真的有人會去WELCOME購買東西,可謂便利之極致,而全聯社則用TVCF廣告告訴消費者,全聯社完全用心為消費者考量省錢之事,全公司上上下下「節吃省用」,不穿光鮮亮麗的制服,也不用刷卡,省下給銀行的手續費,甚至於不花錢做醒目的招牌打理門面,這樣東省西省,為的就是要把省下的錢回饋給消費者,真的是誠意十足,真令人感動。

當然聰明的消費者可能也會有人這麼想,那為何不把拍廣告的錢也省下來,買電視媒體做廣告也要花不少的錢吧!但不管如何,市場的經營就是這樣,多一份用心就會多一分的收獲,有燒香就會有庇佑,根據2007年版E-ICP行銷資料庫的研究分析,全聯社的市場佔有率乃最高為27.8%,第二名才是WELCOME的21.4%,但兩者差距並不大,接下來第三名為興農的4.9%,第三松青的4.4%,第四億客來的4.3%,第五自由聯盟的3.8%…,跟全聯社和WELCOME的差距都非常大,超市的市場競爭態勢大概就是這樣,全聯社和WELCOME為市場的兩大品牌,兩者相加大約佔市場的60%,其他40家約佔40%。

由以上的分析探討,超市的市場亦是相當蓬勃發達,只是各超市都相當低調行事,而且市場上的大小各品牌各擁有其生存市場空間,大家似乎相安無事,頗有君子之爭的風範。
 

iSURVEY行銷週報2007/07/06


silversnia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想要跟別人不一樣,除了要有本事才行之外,口袋不夠深的也玩不起!
 
焦點議題/可樂家族出了叛逆小子 zero大玩顛覆行銷
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~
記者:採訪‧撰文 / 張鴻

zero顛覆了消費者以往對可口可樂「紅色罐身」的印象,改以一身「爆黑」進入台灣市場。

zero從一開始就鎖定20~29歲、「想要跟別人不一樣」的非可口樂族群,並搶先進入「零熱量」飲料市場。zero如何以顛覆的行銷手法,引起話題,搶占市場?

最近兩個月,當你走進附近的便利超商或大賣場時,可能都曾被飲料架上的「黑色可樂」所吸引。或者,在等公車、搭捷運時,也曾對標榜「零熱量,依然可口可樂」的廣告看板印象深刻。

Coke zero,這項被視為可口可樂(Coca-Cola)在推出light系列之後,最具潛力的明星商品,顛覆了消費者以往對可口可樂的「紅色」印象,改以「黑色」的品牌定位,搶攻另一塊全新的市場。

香港商遠東可口可樂台灣分公司行銷經理許秀娟強調,zero在策略定位上,一開始就鎖定在原本不喝可口可樂,而是要擴展到其他的,可能是從茶類、運動飲料或其他碳酸飲料市場的消費群。為此,在產品上市前,特別針對新利基市場做過一些消費者研究,加上借鏡之前在歐美其他國家上市的成功,讓台灣成為繼韓國(2006年5月)、香港(2007年3月)後,搶在日本(2007年6月)之前,第三個上市Coke zero的亞洲國家。

新的消費者從哪裡來?

在新產品上市之前,行銷人員都必須先回答「新的消費者從哪裡來?新的業績從哪裡來?」這些問題。

以zero為例,可口可樂的行銷團隊便是透過焦點團體(focus group)訪談,找出消費者對於這項新產品的接受度。焦點訪談大致分為3個階段:

1.在受訪者看到產品、試喝之前,先詢問對方:「你目前正在喝的飲料是什麼?」「過去一個禮拜,你最常喝的前3名飲料是什麼?」;

2.接著向受訪者介紹新產品的概念是什麼、味道怎麼樣;

3.最後再問消費者,「如果未來這個產品上市,你在一個禮拜之內會喝哪幾類的產品?」

結果發現,zero確實會瓜分掉一些經典可口可樂(Classic Coke)或健怡可樂(Coke Light)的市場,但同時也吸引了很多從競爭者的碳酸飲料、茶類及運動飲料而來的消費者。整體而言,zero對可口可樂公司來說,具有加乘效果。

根據今年4月《華爾街日報》(The Wall Street Journal)報導,「自2005年6月首次上市以來,Coke zero銷售量已超過1億標準箱(每標準箱相當於24罐8盎司瓶裝飲料)。雖然這個數字與健怡和經典可口可樂比起來還微不足道,但可口可樂董事長兼首席執行長內維爾•伊斯代爾(Neville Isdell)認為,zero是該公司近20年來推出最成功的新產品。」

顛覆印象,13號「黑色星期五」上市

為了區隔原有市場,zero刻意避開可口可樂的百年註冊商標「紅色罐身」,以黑色包裝來突顯其「大膽、前衛、時尚」的品牌個性,主要消費族群也鎖定在20~29歲的男女,以和Coke Light與Classic Coke有所區分:前者的客群是以30歲以上的女性為主,因此主要訴求的是「好身材」;後者則是以青少年族群為主要客層,以歡樂和分享為訴求。

silversnia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