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工作技巧》5個面向讓你更具信賴感
本文章出自工商時報
【戴安娜‧布荷】
整天躲在電腦後頭,老是透過電子郵件及網站溝通的人,是很難建立起信任感的。通常,下面這5項因素會影響人們決定是否要相信你:
1.外表:你的外貌及體態,如衣著、打扮、肢體語言。
2.語言:你的遣辭用字,以及表達自己的方式。
3.討人喜歡的特質:你的個性,還有你與其他人相處時所創造的「化學作用」。
4.人格:你的價值觀及正直程度。
5.才能:你的技術及過去的成果紀錄。
除了能力及個性,我們會將注意力放在信任感的其他3個特質:外表、語言及討人喜歡的特質。
假設,你在禮拜天的報紙上刊登了2則廣告:一則徵求一位財務主管,另一則求助性質的廣告要找的是門警。當你禮拜一早上抵達辦公室,看見大廳裡有2個人等待面試時,你能大概判斷出他們分別來應徵什麼工作嗎?依據什麼判斷?
外表當然很重要。
律師會告訴客戶,該如何裝扮才能贏得陪審團的好感;如果戲服不對,製片人就不想拍攝電影;賺進大把鈔票的顧問,會指導主管該如何穿著,才能獲得華爾街分析家的信心,並爭取投資者。
通常我們會以為外表的風格是否洽當,跟當時的風氣有很大的關係。假如這些日子以來有所謂的流行規則,那規則就是「百無禁忌」。問問身邊的人,在特殊的盛會該怎麼穿才恰當,你可能會聽見他們回答:「別擔心,你只會看到無奇不有的打扮,穿你想穿的即可。」
但是這種想法不只會限制你的職業升遷,如果以此做為長期的裝扮原則,也會毀了你的可信度。
所以,該怎麼穿才正確?
◎打扮得有自信、舒適,並能掩飾自己的缺點。我並不是說你可以穿著睡衣,或讓髮型過於「自然」,導致你每次搖頭時,頭髮都會掉到臉上。但你也不想要因為服裝或髮型而坐立不安吧,畢竟,你的心思應該放在傳達訊息上。
◎移除你跟聽眾之間的藩籬。不要在海灘的度假勝地,大夥兒都穿著T恤時,你卻穿著三件式的西裝現身。而若客戶所處的文化認為,除了西裝,其他服裝都代表不敬或傲慢時,也請別穿得太過隨意。
◎對自己正在做的事情,要表現得很成功。盡可能地穿得有質感。
說話時,你的姿勢、行動、手勢及獨特的風格要能控制別人的注意力,表現出你很有辦法的感覺。
例如,房間越大或觀眾越多,就需要更大幅度的手勢或動作來強調訊息及傳達給聽眾。通常,以肩膀帶動的姿勢能有較大的影響力:高舉、揮出、大動作,或手臂揮離身體。
當然也不要忽略眼睛,它可是會傳遞出最強烈的訊息。想想看,總統大選辯論的最後兩分鐘,當攝影機鏡頭靠近,準備做結尾時,候選人會直視攝影機。就像之前的演員、歌手或分析家,這些候選人學到要「愛上攝影機。」因為,這些表現會決定總統大選的結果。
至於在語言上,必須注意以下這些可以反應出可信度的做法:
1.遣詞用字:正式、非正式、激動、精準、清晰、明確、模糊、泛泛之言、褻瀆的文字或缺乏邏輯、填字、適當的文法或是術語的用法。
2.句子結構:例如簡單或不停繞圈子等效果就不一樣。
3.簡單清楚地表達自己意見的能力:無論那是臨時或事先想好的想法。
4.帶著自信、技巧及自主性來回應質疑的能力。
當然,不管怎樣的表現都應該注意禮貌,尤其是謙虛的態度。
權力可以是很誘人的。掌聲能推動人們,提高了同儕之間的壓力,讓自己覺得重要。但就像迅雷不及掩耳,傲慢的行為可以毀了其實很可靠的溝通者:人們跟你 說話時,你拒絕認同他們;不回應其他人的建議;高傲的肢體語言;在社交聚會時,只跟有地位及自己人打交道;對於會議中別人提出來的想法,表現出可笑的神 情;翻白眼來表示自己不認同;充滿了術語的談話,意圖讓人困惑,而非解釋清楚;堅持必須且只能以某種方式來陳述一件事情。
值得信任的溝通者會以各種方式來顯示自己的謙虛:
◎他們傳達主要的訊息,然後讓其他人發揮,而非總是自己站上舞台。
◎他們透過解釋、傳遞及採用別人的目標及倡議,讓別人覺得自己很重要
◎他們聽取別人的意見,並認為該項意見值得回應(而除非他們計畫要參考別人的意見,否則不會提出要求)。
◎藉由尋求他人的協助、合作及接受,他們能夠刺激別人
◎不說自己的故事,改說表現傑出者的故事,藉此分享了鎂光燈的焦點。
◎藉著述說其他領導者的成功故事,他們分享了領導者的角色。
◎他們會注意並感激其他人的努力及成果。(本文整理自麥格羅希爾出版《老大的權威來自溝通的技巧》)